2013年12月2日

[正心] 覺察體驗





意志力體驗


行為:吃東西
從事日期:102.11.29~11.30
持續時間及地點:兩天的晚餐@逢甲夜市和一中商圈
與平常比較:平常都是只要有感到一點飽足就不吃,這次是吃飽了再繼續吃



Q1.為什麼會選擇吃東西這項體驗呢?


國小六年級的時候我的體重大概有60公斤/150公分,為了讓身體健康一些我逼自己去減肥,每餐限定只能吃半碗飯晚餐也盡量少吃一些,幸運的是我因此讓身體回到健康的範圍,卻留下一個後遺症就是胃口變得很小很小,如今吃東西這件事對我來說變成只是在嚐嚐味道,每每上餐館點了一道菜吃兩三口就不想再吃,一般的套餐也都會剩下一大半的份量,無形之中造成很多浪費甚至是讓腸胃受到傷害、食量也因此縮小到被爸媽戲稱是「洪三口」的境界。


Q2.體驗吃東西的標準是?


由於自己吃東西吃個兩三口就會覺得開始胃脹,為了讓自己能夠再次適應吃東西而不僅是嚐味道,因此訂定了唯一標準:當自己的胃開始脹通知大腦已經要飽了的時候,不要立刻停下進食的動作,而是以更緩慢的進食步調讓自己繼續去吃直到真的吞不下任何東西。


Q3.為什麼要訂這樣的標準?


在利用內觀和覺察自己的進食行為後,漸漸發現我並不是因為真的吃不下才停止吃東西,而是心理作用阻撓自己去進食;由於小時候減肥的歷程導致現在的身體的大腦,只要在胃開始發出我有一點點脹的訊息出來時,大腦就會開始出現「不該吃了噢」的警告,導致自己產生看到食物就想吐就排斥(這行為幫助之前的自己不繼續進食),但對於現在已經擁有健康體態的自己來說這樣的行為反而阻礙了以正常食量進食的發生。


Q4.體驗當下的感受?

吃飽了要繼續吃的感受真的很不舒服,我的身體一直發出不要再吃了好脹喔的感覺,但我的心卻很開心因為發現自己真的還有能力再吃不僅僅是三口而已;由於體驗地點是在夜市裡,相較於之前大概吃一樣食物就會戰敗導致無法體驗很多美食,這次的深度體驗讓我超開心因為至少能體驗到三種食物(爽!!!!),而這樣的心理開心抵掉了身體的不舒服我覺得真的很值得。

Q5.這次體驗跟意志力有什麼關係?

這個體驗就跟跑馬拉松一樣,對我來說吃東西到一個階段就會遇到撞牆期(感覺很飽),但其實身體還有能力和空間去容納更多食物;因此我認為只要我願意挑戰「心理覺得已經吃飽」的那個境界,繼續去吃的話有一天一定能夠讓自己習慣至少吃到「五口」才算吃飽的地步,而不是在第三口就佔敗了。


2013年11月12日

[科普新知]關心老師的壓力,才能創造更好的教學奇蹟

 
文:洪群甯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從古至今老師一直是很重要的角色,教導讓文明得以流傳甚至進步一個厲害的老師不僅能傳既有知識更能引發學生進一步去思考突破;也因為這樣,我們會期待老師做到最好,除了要提升學生能力甚至符合家長的期待但有時我們卻會忘記老師也是人,會有自己的低潮情緒壓力要面對。

        為了找出如何促進/保持老師教學效能,許多學者投入研究: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會讓學生班級及老師擁有最好的表現其中Jennings & Greenberg研究中闡述了一個理想的學習狀態,當老師擁有良好的社交技巧情緒能力和幸福感(well-being)時,就會產生健康的師生關係也能有效管理班級及在班級中落實恰當的社交和情緒智慧(EQ),而這現象便會形成健康的教室氣氛進而帶動學生的表現成果(如圖一)

圖一

        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學者假設若能培養教師情緒和身心健康技巧,便能幫助教師在壓力較大條件較差的環境中保持較好的教學狀態這種培養的技巧稱為CARE(Cultivating Awearness & Resilience in Education),Garrison機構的學者研發目的在於降低老師壓力並增進表現,大致由三個方面著手:1.培養情緒技巧  2.正念的練習(mindfulness) 3. 關心及傾聽的練習 。

        培養情緒技巧是教導教師如何覺察並調節自己的情緒前人研究發現情緒耗竭(一整天生氣)是老師疲憊及教學表現下降的主要原因正念(mindfulness)的練習是依據正念的核心概念如何不評價、並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以及察覺自己的每個想法和感覺譬如在日常生活的行走站立等行為體會察覺當下,並將此練習成果,推展至未來察覺班上氣氛及教學狀況上最後在關心傾聽練習中,練習去了解學生的狀況不論是肢體或情緒表現。

        以兩個地區的小學老師為參與對象,他們挑選了紐約市貧窮社區的小學以及紐約郊區的小學,共招募了53個老師並隨機分派A組和BA組以密集的方式,在430小時課程教導如何發揮CARE,並於4~6周後以電話方式協助執行,另外兩個月後還有輔助課程;而B組則作為控制組-僅給予課程行程表並告知參與者已安排在未來某一天上這些課程(但實際上整個流程都沒上過課),而課程前後(B組則是研究剛開始及研究結束前)會分別以量表測量老師的各種狀況譬如身心教學態度情緒覺察等等)。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CARE課程的老師-對問題學生能更冷靜且給予適當的回應,且跟家人學生同事間的關係也有主觀上的提升;同時發現幸福感(well-beling)效能和正念(mindfulmness)技巧上的進步和師生教學環境的改善有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此研究中紐約郊區小學的老師CARE課程前後表現並無太大的差異由老師的回饋發現:CARE課程中教導的知識都是他們已俱備的,且教學環境也較沒有問題學生和壓力存在;因此推論CARE課程對於處在高壓力環境的老師提供的支持和效用會比較大。

    隨著台灣教改的不確定性以及少子化的壓力,老師面臨的壓力已經不在話下,因此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研究繼續探討這類課程的可行性,不僅能夠維持老師的身心平衡才會在教學上面有好品質。


原始文獻:
http://www.prevention.psu.edu/projects/documents/jennings_care_jclassinteract_2011.pdf



[科普新知]生活不脫序、人生有意義!

文:洪群甯

可曾想過當四季不再按其順序的話會變得怎樣?
氣候天氣都無法用氣象預報知道,上一秒晴天下一秒就大雨
原本中午的艷陽高照,到了晚上確變得寒冷需要套上發熱衣
我想對於這樣的人生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覺得意義不在了
甚至會想對天大喊:這還是人過的生活嘛!

一篇四月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就說明了這樣的關係-生活有條理(Coherence),會讓人覺得生活有意義;在先前的研究發現那些生活過得有意義的人,在其他方面的自評表現水準也相對較好,譬如覺得有較好的身體狀態、生活品質、也較不受心理疾病困擾等等。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讓生活有意義的要件之一就是活得有條理不脫序(譬如不會隨意醉倒隔天醒來發現自己裸體在大街上),但目前鮮少有人對此說法作驗證實驗-因此密蘇里州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漢索曼(Heintzelman)和他的同事想針對此關係作進一步的探究

漢索曼等人利用四季排列的模式(順序或是隨機)作為研究材料,並以線上的問卷作為工具。首先讓實驗參與者觀看一些有關自然景觀的圖片,而在圖片中至少有一棵樹和能夠表現出季節的一些線索(譬如春天的圖片會是綠油油的,冬天的圖片會有雪),觀看圖片後再讓參與者回答問卷,而其中的問題是設計來測量一個人對於感知生命意義的程度,譬如「我的生活是有清晰目標的」和「對於我的人生我覺得有明顯的意義」等問題。

在實驗結果發現,那些觀看以順序呈現的圖片的人回答結果有較高的生活意義程度;也就是說在觀看以春、夏、秋、冬圖片順序呈現的人自評生活意義程度,會比那些隨機呈現圖片的人還要高。

但這個關係不限於此,研究者還發現若圖片按照的順序有一定規律譬如秋---冬(以倒序法呈現)也會比那些毫無順序的隨機圖片排列(譬如冬夏秋春)自評顯得生活更有意義。

研究者更進一步發現,這樣的關係甚至會發生在那些有一致關聯但不易被察覺的事物上,譬如給參與者看到一組詞彙「海邊」-「扇子」-「太陽」在表面上他們毫無相關但實際上存在著共通性「夏天」,而這樣的關聯組合也會比隨機無相關的事件更讓人覺得生活有意義。也就是說事件的關聯性並不一定都是外顯的,有時候事件的關聯性是我們無法有意識地察覺。

就像研究者所說的:「我們並不是宣稱這項研究結果就是決定生活意義的唯一方向。」
當然還是有一些像是宗教信仰、社會支持等其他原因一起交互作用,才能使我們的生活真正的活得有意義!





原始文獻:
S. J. Heintzelman, J. Trent, L. A. King. Encounters With Objective Coheren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in Lif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DOI: 10.1177/0956797612465878

外電來源: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4/130430151640.htm


2013年8月22日

[心情]談瀕死經驗的各種神奇感知



前一陣子密西根大學公布了"瀕死老鼠"大腦活動量的研究
造成國內外新聞界的一陣高潮 XD

這篇研究新聞 (英文版) (中文版
讓我想起 Dr. Jill Taylor 腦中風當下那種"極樂世界"的體驗
若依研究發現鼠腦經驗可以類推到人腦的話
突然間大量的腦部激發造成我們沒經驗過的感受(譬如強光或美歌)
這些沒經驗過的事情在作為人不太能接受有任何未知/無知的情況下
會找許多自己文化脈絡或是了解的知識去解釋它(譬如把金字塔的建造歸給外星人XD)
因此看見天堂體驗極樂世界就是最好的註解之一吧

仔細想想可曾聽過外國人看到奇怪人形然後大聲嚷嚷說我看到七爺八爺了

又可曾看過東方人看到不明人形時大喊有撒旦
所以文化脈絡是很重要的,相信什麼看到得就是什麼
所以有時候看到鬼說不定是自己想像來的(?)


在這個相信科學真相的時代
確實是有一些我們能力無法解釋的一切
但誰知道呢?搞得我也想要來個瀕死經驗體驗一下在跟大家分享呦

研究原文: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3/08/08/1308285110